如何评价中国历史上的改革?
司马光自许儒家正统,自认道德高尚,狂妄自大,极端保守,与明末东林党人一样。凡新法、新党,不问好坏、不问对错,一律废除、赶走,大开历史倒车,造成政局动荡,党争激烈,断送宋朝摆脱积弱积贫的唯一机会,为靖康之耻埋下祸根。
马克思在谈到民族问题时,有一段很精彩的论断:“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,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。”
一个个说吧。
北魏孝文帝的改革,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共同发展的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,也正是马克思上面那句话最好的注解。
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,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,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,还是摒弃旧俗,接受先进的文化,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,就成了北魏的统治者必须面对的头等大事。
孝文帝又做了些什么呢?
一,吏治的改革。
两条措施:一是实行俸禄制。公元484年,魏颁布法令,正式规定“户增调帛三匹,谷二斛九斗,以为官之禄。”俸禄之外,贪污满一匹者处死。二是对地方官任期长短不做硬性规定,而是根据治绩而定,好则留,不好则走人。这样一来,官吏治绩好坏与仕途升迁联系起来了,使他们在盘剥人民时不能不有所考虑。
二,迁都洛阳。 北魏的都城,在进入中原后,开始建于平城(今山西大同境)。平城地处北方,生活习惯,气候条件都与鲜卑故土相近。但随着北魏在中原疆土的开拓和被统治的汉人的增加,平城对于控制整个北方地区,已不适合。即使风调雨顺之年,平城一带也常有饥荒现象。
当时迁都可供选择之地有二,一是洛阳,一是邺城。洛阳是汉族政治文化中心,汉、魏、西晋都曾经在此建都。邺则是中原最富庶的地区,集中了北方财富,是河北主要的粮食和丝绵产地。单纯从经济意义上说,邺要胜过洛阳一筹;但从吸收汉族文化的角度看,洛阳要比邺优越。孝文帝最后把新都定在洛阳,可见迁都之举主要还是从加速鲜卑族汉化的方面考虑的。
洛阳成为都城后,象征着北魏占据中原,正式接受汉化的开始。
标签: 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